Search

疫情將改變什麼?

今天,新冠病毒正在“創造”歷史,也在“重塑”歷史。
  • Share this:

疫情將改變什麼?

今天,新冠病毒正在“創造”歷史,也在“重塑”歷史。

下面,是13位不同領域的“思考者”、“領導者”,評論「後新冠時代」,人類的世界,將徹底“被改變了”什麼?這是他們的思考,與答案:

1. 大城市將會更強大
陸銘(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研究員):

縱觀人類歷史,城市就是在「戰疫」過程中成長的。今天的公共衛生體系,就是在150年前,倫敦發生“霍亂”之後建立起來的。

這次新冠疫情,讓大城市加大投入醫療、公共衛生資源,使得大城市更加強大。

2. 公園越多的城市,越有競爭力
李曉江(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):

很多大城市在疫情期間採取了關閉公園的措施。實際上,即使在疫情期間,公共開敞空間仍然是大城市最優質、最乾淨的場所。

從今以後,公共開放空間(如公園、文化廣場)越發達的城市,對人們越有吸引力。創造「公園城市」,讓城市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建設方式,會逐漸成為主流。

3 保持距離,反而拉近了關係
閆肖鋒(《中國新聞週刊》學術召集人):

疫情下,人們保持社交距離,同時也在增進著關係。越是危難時越要抱團取暖,東西方其實都一樣。最近,巴黎市民們,舉行了“陽台知識問答”,兩棟樓分成兩隊PK;還有浪漫的義大利人,用竹竿挑著酒杯,互相干杯。😊

社交距離反而拉近了社會關係,大家回歸鄰里,回歸家庭,全社會空前團結。

4文科、理科的界線,變得模糊
薛湧(耶魯大學歷史系博士):

我就有過這樣的朋友,讀完藝術雕塑碩士後,沒再進過學校,拿任何證書。
但他從網路上,自修各種知識,拿到各種證書,最終從一個藝術家,變身為google工程師。

這種左道旁門的生涯,日後恐怕將成為常態。人們分類學習、成為文科生、理科生的界線,即將變得模糊。

5. 大家想買的房地產,即將不一樣了
馮侖(萬通集團創始人):

這兩個月,房地產市場出現了「暫停」,同時市場也在此時孕育新的機會。

比如,在住宅以外,“智能物流”變成了一個特別重要的產品類型。以往對“線上”的依賴到底有多大?我們並不清楚。這幾個月以來,我們都在“線上”生存,需要外賣、電商購物等等,也離不開快遞。這對房地產而言意味著什麼呢?意味著購物中心面積在減少,但是“物流倉儲”的面積在增加,“智能倉庫”的面積在增加。

線上生存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,數據中心要增加。所以,新基建里,數據中心作為一個特別重要的項目或者產業得到強化。數據中心未來將會是房地產中的一個新產品類型。

還有一點是,醫療健康需要的房地產,在未來一定會快速增長。在這方面,不僅是政府投資,也有民間投資,對於健康類的基礎設施,比如醫院、康復中心、學校、醫療mall、診所等等,會給房地產領域帶來大量的機會。在一些發達國家,比如美國,醫療健康類不動產的市值有1萬億美元。過去從業者不大理解,現在知道了,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房地產類型。

此外,辦公的房地產也會發生變化。靈活辦公會越來越多,集中式辦公會減少。所以,大型辦公樓的租金可能會下降。

6. 未來的學校,是線上的學校
朱永新(新教育實驗發起人):

“網路”正在改變“教育”,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。對於網絡教育來說,疫情,就是一次契機,是推進教育改革的機遇。教育的改革,就像開窗。推開一扇窗戶,就是一個新的世界,問題的關鍵,在於敢不敢推開,有沒有人推開?
這次疫情,已經為教育改革,推開了半扇窗戶,我們看到了未來教育的亮光。

在網路改變一切的時代,我們的教育,即將發生非常驚人的改革。

一種全新的學習中心,一個新的教育世界,將會孕育出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
未來的考試,會更加重視實際能力,淡化文憑學歷。未來的大學也可能出現新的模式,不限制上大學的地點,也不管在什麼地方上大學,只要你能夠通過嚴謹、權威的國際認證的評估,來證明對某一理論的理解和精通,就可以進入社會,找到工作。

“未來學校,真的要來了!”

7.「食野」時代終將結束
周晉峰(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)

野生動物攜帶大量未知病毒,人和野生動物接觸,導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脅,這已經被證實了無數次。這次疫情特殊之處,在於它最嚴重、規模最大,給人類帶來的教訓,也最深刻。

疫情過後,我們會迎來嶄新的開始。中國已經開始修訂《野保法》,讓野生動物得到更好的法治保障。

這次疫情,最根本的變化,則是“公眾認知”的改變。
雖然老話說「好了傷疤忘了痛」,但這次疫情,給更多人留下的記,將最深遠,最持久。

從公眾、媒體、社會組織到政府部門,大家已經達成共識:吃野生動物,是一種陋習。

利益群體反抗的力量仍然是不可小覷的。疫情過後,野生動物非法買賣,也許仍會死灰復燃,但是我堅信,當疫情過去,「食野」時代也將宣告結束。

以下文章來源於《中國新聞週刊》 ,作者週刊君。
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「中國新聞週刊」(ID:chinanewsweekly),原文首發於2020年4月24日及4月25日,原標題為《有關後新冠時代的13個判斷:世界將大不一樣(上)》《有關後新冠時代的13個判斷:世界將大不一樣(下)》,後由《瞭望智庫》轉錄,再由李雅雯(十方)修訂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新書發表,文章更新,演講訊息。
這個世界最有價值的事,就是教會人們賺錢,並利用金錢過上有意義的生活。
View all posts